PHP網頁表單設計
2022年1月26日 星期三
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
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
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
偏差行為的探討與糾正技巧
偏差行為的探討與糾正技巧
一、前言
人的偏差行為普遍存在於各個社會階層中,尤其在還是學齡階段的青少年中更是明顯,許多人的偏差行為大概都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。所以教師在遇到學生有重大不良行為時,教師所扮演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,教師應當適時且合宜地處理學生所產生的任何偏差行為,給予糾正與輔導,如此才能奠定學生優良的人格品性,以免將來步入歧途造成終生的遺憾,也造成社會大眾的一大隱憂。以下即就偏差行為的產生原因與輔導糾正作探討:
二、偏差行為產生原因任何偏差行為皆可視為適應困難的症狀。個人遭遇困難,無法以自已的能力、經驗去克服,或無法改變自已的行為模式去因應環境的需求時,便可能訴諸病態的行為,以滿足需要或解除危機。偏差行為是一種症候,此種症候又可以轉化成新的偏差行為的誘因,導致連鎖性反應;或使原發性適應困難更形惡化,於是因循相衍,成為惡性循環。因此,在行為與續發性偏差行為,是相當重要的。
造成不良適應行為問題的原因可從五方面來看:
(一)因素:包括健康情況與殘障與否。經常生病的人脾氣好不起來,殘障者在生活方面勢必遭遇到比一般人更多的挫折,這些對於生活適應都比較不利。就輔導的觀點,將偏差行為分為下列六類較實用如下:
- 外向性行為問題:即通稱的違規犯過行為或社會行為。包括:逃學、逃家、不合作、反抗、不守規律、濫發脾氣、撒謊、偷竊、打架、傷害別人、搗亂、破壞行為、欺負弱小、粗語辱罵等。
- 內向性行為問題: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。包括:畏縮、消極、不合群、不敢表示自己意見、過份依賴、做白日夢、焦慮反應、敵意情緒、自虐、自殺行為等。
- 學業適應問題:成績不如理想,而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,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因擾或行為上的問題。包括:考試作弊、不做功課、投機取巧、粗心大意、偷懶、偏愛某些功課而偏惡某些功課、學業成績不穩定、不專心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低成就等。
- 偏畸習癖:或謂之不良習慣,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。包括:口吃、偏食、吸煙、飲酒、吸食藥物(毒品)、性不良適應(過度手淫、窺視、作弄異性、沉迷於黃色書刊圖片、作異性打扮、不當性遊戲)等。
- 焦慮症候群:由過度焦慮引發而來,有明顯的身体不適症狀或強迫性行為,通稱為精神官能症或「神經質行為」。包括:(1)遭遇困難時,表現坐立不安、發抖、表情緊張;(2)由焦慮引發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的機能障礙,如嘔吐、肚痛、頭昏、心胸不適、全身無力等;(3)由焦慮引起強迫性思考、強迫性動作;(4)遭遇困難時,表現「歇斯底里」,即身体器官忽然產生感覺或運動機能的障礙,如手足麻痺、目不能視、耳不能聽、口不能言、身体痙攣、或忽然如產生雙重人格般。
- 精神病症候:其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,屬於嚴重的心理病態。包括兒童精神分裂症(如自閉症)、躁鬱症等。
輔導偏差行為的方法有很多,下列幾種策略是最基本:
- 了解與接納:這是基本藥方,可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。我們可以不同意學生的言行,但需接納他們為有價值、有尊嚴的個体;我們可以直接說明不同意學生的某些言行,但不可將他整個否決掉或加上侮辱性的標記。所有的行為都有它的原因,我們一定要「設身處地」地去了解學生的需要或問題,避免強迫式的推銷或武斷的批判。
- 回饋:老師要作為一面鏡子,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行為的盲點---這種盲點常常是一些看不到的缺點,從而產生自行矯正的動機。例如:學生扣子不扣,老師可說:「你的扣子沒扣好」,而不必使用命令或威脅說:「你扣子不扣好,我就要‥‥。」這種溫和而具体的回饋,是一種尊重,基於人皆有求善求美的動機,學生往往樂於自動改正。
- 澄清:有些學生因觀念不清或觀念錯誤才犯錯,如沒物權觀念,看到路邊無主的腳踏車就偷去,看到別人的筆就搶。我們輔導時,要用說理和澄清,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反問法,使之詞窮而自知理虧。
- 增強:如果前面幾種方式無效時,可以使用增強策略,而最具体的是獎懲。獎懲的原則應是多獎少懲,以獎為主,以罰為輔;要讓他了解為何得獎或受懲,而且要快;精神的和物質的交互並用;獎懲的種類和程度要與行為相稱。此外,還要重視個別差異。
- 示範:老師以身作則,使學生模仿;表彰好人好事,使「見賢思齊」;鼓勵學生結交益友,乃至主動安排友伴;指導閱讀名人傳記等,均可產生良好示範作用,讓學生從觀察中來學習。
- 改變環境:這是最不得已的方法,如:調整位子、調班、調校,讓他暫時改變環境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新環境重新開始,並不是拒絕他、拋棄他。使用改變環境策略時,一定要和新環境保持聯絡,共同幫助學生。教育的原則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,學生在某種情境有「水土不服」情形時,老師是可以把他撿起來,但請把他放在另一個適當的地方,給他一條「生路」,而千萬不要把他丟掉;事實上,也絕丟不掉的。這是教育倫理,也是教育責任的問題。
五.方案之探討與輔導
離家出走行為的輔導:離家出走的行為在青少年期亦相當普遍,雖未必訴諸行動,有此幻想者,頗不在少,特別是在家遭受挫折或感到不如意時為然,故可視為一種象徵性行為。其輔導策略如下:
- 出走與逃學一樣,往往是更嚴重行為的訊號。首先應調查原因,如果情況嚴重而無法改進,則請求專門諮商機構的協助,以了解和處理其問題。
- 一個最可能的原因是關係不佳,孩子藉著離家出走來逃避打罵或被拒絕。父母應與所有親友保持連絡,應用各種可能的人員和機構,把孩子找回來(因其可能的不良後果太大了)。如果這是一種持續性的問題,便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療。
- 當孩子回家以後,勿立即予責備,應由輔導人員與他談談,讓他說出他的一面。
- 舉行個別諮商,讓孩子了解:出走實際上只有對自己不利。
- 進行父母諮商,使父母了解應讓孩子有適度的自由,以表達自己而不擔心受罰。討論父母如何關心子女。父母應協助孩子建立責任範圍與限度,並了解違犯這些規則時的可能後果。
- 孩子若一直表示他要出走或以之威脅父母,父母就要提高警覺,並努力設法了解孩子的抱怨是什麼。
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
個人教學理念
個人教學理念
若有人問我,您為何「當老師」?
答案是教學是我從小的志願,從有意識開始,「當老師」就一直在我身上賦予重任,教育是最當重視「良心」的事業,我會很「認真」教學,也希望學生認真的學習!與時並進的「教學相長」則是我在教學生涯中,最快樂的一件事。
今日的台灣社會,受到西方民主觀念的薰陶,加上網際網路弗遠無界的資訊影響,整個台灣社會充滿多元的社會價值,講求個人的自我表現肯定。這原本是民主社會的自然產物,也絕對是人類文明科技進步的必然現象。但是由於台灣的民主素養不夠健全,以及缺少傳統觀念的批判與正確認知,使得個人的自主意識凌駕於國家、社會、團體、家庭,造成今日大部人的認知價值混淆。沒有一部足可奉為人生價值的經典,作為人生學習奮鬥的指引明燈及目標。
所以在浮沉的社會,便起起伏伏隨波逐流,人與人之間充滿不信任感,動不動便衝突浮現,缺少情緒控制能力,挫折容忍力不足,人際情懷不知所措,關係維持薄弱,解決問題能力不夠。完全靠心情來處理問題,遺憾後悔屢見不鮮,此景常見於今日的青年學子。
因此身為教育人員,更覺得好好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,越是混亂的社會,更顯得教育的必要性。如果這些青年學子在小學時代,每個人多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,哪怕是世事如何的變化混亂,自有一套遵循的法則,而不讓個人的功利思想。
超越一切。
所以從小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,養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,充實個人的知識以及學習知識的自學能力,符合社會的道德觀和品性的建立,情緒的自我管理能力,人際關係合諧的追求,挫折容忍力的提升。便是我從事教育人員一直追求的目標,也是教育我的學生人生養成的指標和能力。
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
孩子從小到大,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機會很多。如果從小就代為處理,漸漸的就是剝奪其處理問題的能力,到長大其缺乏自信,將更為明顯,當然遇事便逃避,便會成為他處理問題的準則。放手讓孩子去做,大人永遠是一位從旁的輔導者。當孩子帶著問題請教你時,記著!大人永遠帶著微笑耐心的幫他解釋,並且鼓勵他繼續把問題完成。
養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
現代父母每個人多視孩子為寶,捨不得讓孩子去做一些孩子能力可及的日常生活事。使得孩子的生活能力漸漸低落,養尊處優便是現代孩子的普遍現象。因此,學生不管在校或在家動手做生活事,便是我很重視和要求的每日事。
充實個人的知識及自學能力
上課認真聽講,課後複習以學校學習內容為圓心,尋找相關資料,做加深加廣的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,是我教學的準則。同時讓孩子了解知識是將來工作必備的條件,因此,閱讀興趣的培養和建立,便是我努力的目標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